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没土地使用证的房子有什么风险

没土地使用证的房子有什么风险

时间:2019-08-09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858

买没有土地证的房子有什么风险?

①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房产证和土地证是房主拥有该房产以及土地使用权的证明,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土地证就意味着房主不具备对该土地的使用权,那么在该土地被人侵占的时候,业主将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虽然房产证握在自己手里,但土地使用权仍属于房地产开发商,我们不能排除开发商以该土地使用权“大证”向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

③如果是没有土地证的“单位房”,有的单位可能会非法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使购房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④将来土地使用证和房产权证不齐,不得上市进行二次交易;

⑤没有土地证,拆迁安置时,房主只能得到地上建筑部分的赔偿,而得不到土地部分的补偿。最为关键的是,期限届满,不能申请自动延期。

为什么有的房子没有土地证?

①划拨土地,房子的土地属于政府

这种房子没有土地证或只有大土地证,而没有按照多少户进行分割,导致每一户没有土地证。

②土地有历史遗留问题

以前开发商有税费没有缴齐导致没有办理土地证,还有就是开发商有办理大土地证没有按照多少户进行分割,导致每一户没有土地证。

为什么没土地证的房不能买?跟过户有什么关系?

①没土地证一般不能作为二手房进行交易

理论上说,二手房需要三证才可以交易,所以没有土地证是不可以交易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房子还是可以交易的。

②没土地证房屋肯定不能过户,也不能落户

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当事人必须提供房产证、土地证和契税证,否则无法过户。因此,人们购买的房屋如果有房产证而没有土地证,过户肯定遭拒。如果办理不了过户手续,那买方也无法落户。

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变更

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变更登记应提供以下资料:

土地登记申请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成都市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复印件(验原件)、身份证双面复印件(第二代双面复印)验原件,特殊情况附书面说明。

(一)因房屋买卖发生的个人《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还应提供“关于办理土地登记的函”(成都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出具);

(二)因房屋买卖发生的单位《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变更登记还应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审查表”(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出具),同时提供法人身份证明,土地登记委托书、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上述材料中的复印件须加盖申报单位的公章证明原件与复印件一致;)

(三)因继承、赠与发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还应提供:《公证书》(原件)。

(四)因离婚发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还应提供:离婚证明或法院裁决书复印件(验原件);

(五)因地址变更发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还应提供:变更地派出所出具的地址变更证明原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强调严格保护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家庭成员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分割时需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为原则,同时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 如何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

    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时需确保数据编号与土地登记表一致,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包括土地使用者名称、用途等详细内容。办理需提供房改房、商品房等相关资料。国有土地使用证对房地产物权完整性、转让中的法律效力和房地产价

  •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遵循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不予受理;在纠纷解决前,土地要保持现状;重视双方协议,但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考虑双方意见协调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的情况;土地纠纷处理需秉持法律为基础、兼顾各

  •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及取得方式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包括在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设立的情况。国家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土地出让、划拨、征收和承包等方式取得,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通过村民委员会批准、村民大会决议和村民个人自愿等方式取得。

  •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 衡水土地使用税税率的计算方法
  • 土地使用权变更的范围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