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持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将原始病因记录、医疗终结结论以及评残申请提交至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
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企业评残申请后30日内,根据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对伤残职工进行鉴定,并作出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根据职工伤残程度(等级)分为10级,其中1至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5级至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级至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劳动鉴定委员会将根据鉴定结论签发《因工残伤程度(等级)鉴定证明书》。
单位或因工伤残职工或者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如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鉴定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向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核。
在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期间,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计算并支付。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作出后,按其鉴定结论计算待遇。若经复查鉴定后伤残等级发生变化,从复查鉴定结论作出次月起,按新的鉴定结论支付相应工伤保险待遇。若伤残等级高于前一次的,将补足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差额部分。
若职工因工负伤后不配合检查治疗,影响伤残程度(等级)鉴定或者擅自涂改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及有关资料,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有权停发或者减发有关工伤保险金。
劳动能力鉴定的定义、等级、标准和制定机构,以及申请程序、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和专家库、鉴定程序和结果以及复议和最终结论。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等。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申请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
工伤鉴定中十级伤残的经济补偿标准和伤残鉴定程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经济补偿待遇。具体补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费用由用
工伤腰部受伤后的司法鉴定程序。首先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的申请方式和所需材料。然后阐述了司法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包括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的差异。最后详述了工伤鉴定费用的责任和承担方式,包括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的费用承担情况。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