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程序 > 职工因工负伤的鉴定程序

职工因工负伤的鉴定程序

时间:2024-07-0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9626
1、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至痊愈,医疗终结后30日内,或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医疗机构应作出医疗结论,单位或个人应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程序

1. 提交申请及医疗记录

企业应持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将原始病因记录、医疗终结结论以及评残申请提交至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

2. 伤残程度鉴定

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企业评残申请后30日内,根据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对伤残职工进行鉴定,并作出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根据职工伤残程度(等级)分为10级,其中1至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5级至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级至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 鉴定证明书签发

劳动鉴定委员会将根据鉴定结论签发《因工残伤程度(等级)鉴定证明书》。

复核程序及待遇支付

1. 不服鉴定结论的申请

单位或因工伤残职工或者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如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鉴定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向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核。

2. 待遇支付

在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期间,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计算并支付。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作出后,按其鉴定结论计算待遇。若经复查鉴定后伤残等级发生变化,从复查鉴定结论作出次月起,按新的鉴定结论支付相应工伤保险待遇。若伤残等级高于前一次的,将补足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差额部分。

不配合检查治疗的后果

若职工因工负伤后不配合检查治疗,影响伤残程度(等级)鉴定或者擅自涂改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及有关资料,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有权停发或者减发有关工伤保险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的相关内容。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如存在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出,并由市级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不满意市级鉴定结论,可在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具体的

  • 医疗费

    职工工伤治疗的费用问题,包括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伤医疗费用支付的范围和标准,以及各类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法律依据。同时,文章还涉及九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

  • 劳动争议案的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及工伤待遇和工伤医疗费的解决方案。当事人需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裁决。对于工伤待遇问题,需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当事人在解决工伤医疗费问题时需注意不超过本

  • 九级工伤等级

    九级和八级工伤等级的定级原则,以及工伤鉴定的范围和刑事赔偿的相关内容。九级工伤等级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等,八级则包括脊椎压缩骨折等。工伤鉴定涉及劳动能力鉴定等多个方面。在刑事赔偿方面,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包括违法拘留、刑讯逼供等,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工伤鉴定的法律原则与程序
  •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