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 > 没有残疾有没有精神损害抚恤金

没有残疾有没有精神损害抚恤金

时间:2024-04-0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9680
使人受伤了自然要赔偿医药费等费用,这是责任,但是除了医药费还有其他的费用,有的可以得到有的不可以,那么如果没有残疾有没有精神损害抚恤金,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没有残疾有没有精神损害抚恤金”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发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残疾赔偿金

对于致人残疾的情况,应当支付残疾赔偿金。

二、死亡赔偿金

对于致人死亡的情况,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

三、精神抚慰金

对于其他损害情形,应当支付精神抚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规定:

8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对于侵害他人身体致其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情况,应当赔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86.生活补助费计算方式

根据法医学的鉴定标准,将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分为十级。一级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十级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按照10%的比例依次递减计算。但对于五十周岁以上的残疾者,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对于七十周岁以上的残疾者,按五年计算。

93.残疾赔偿金

对于侵害他人致人残疾的情况,应当支付一定数额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一级残疾者自定残之月起,赔偿十年;十级残疾者按照10%的比例依次递减计算。对于五十周岁以上的残疾者,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但最低不少于一年。

精神损害抚慰金与残疾赔偿金的关系

根据上述两个司法解释,可以得出在受害致残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同时提出两个请求,一是“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另一个是“残疾赔偿金”,而后者就是“精神损害抚慰金”。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该法院的判决对不对。如果要回答“残疾赔偿金就是精神损害抚慰金吗?”的问题,回答应是肯定的。但当受害者仅提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求时,法院应提醒受害人别忘了“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诉求。

适用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损害赔偿金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人格权利的非法侵害

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二、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侵害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三、监护人侵害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关系受损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四、近亲属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者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法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或者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导致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五、特定纪念物品的侵权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在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条款时,应当以公民的人身权益遭受侵犯为前提条件,还应当严格依法认定侵权行为是否“致人精神损害”以及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情形下,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当综合考虑受害人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情况,精神受损情况,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关系、社会评价受到影响的情况,并考量社会伦理道德、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依法认定侵权行为是否致人精神损害以及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死亡、残疾(含精神残疾)或者所受伤害经有合法资质的机构鉴定为重伤或者诊断、鉴定为严重精神障碍的,应当认定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案件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劳动能力鉴定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 原告信息

    原告因被告医院的医疗过错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被告的医疗过错并赔偿原告损失,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抚养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原告认为被告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原告向法院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并请求法院支持其

  •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
  • 车祸受伤是否可申请精神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