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当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也无法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然而,该条款并未明确规定是否需要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
然而,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6条的规定,当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解除劳动合同后除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支付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因此,根据该办法,劳动能力鉴定已成为因劳动者患病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必要程序。
这一办法与《劳动合同法》并无冲突,并且目前尚未废止,因此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应予以遵守执行。
为了保护处于劳动者弱势地位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以此为由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告知劳动者有权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由劳动者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如果劳动者同意进行鉴定,则可以认定其病情影响其劳动能力。相反,如果劳动者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则应当进行。
在本案中,甲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即对公司认为其无劳动能力表示异议。因此,公司应当将此事交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与途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解决,如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同时,对于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的情况,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仲裁维权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