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陈某是某公司的职员,平时乘坐单位的班车上下班。某日陈某因突发事情未赶上公司的班车,便乘坐公共汽车上班,中途换车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左腿受伤并住院治疗20天。经交警部门认定,出租车司机对事故负主要责任。事后,出租车司机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全额赔偿了陈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陈某出院后,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十级伤残。由于陈某所在公司未给陈某办理工伤保险,陈某遂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裁决用人单位向陈某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工伤保险费用。用人单位不服,认为陈某已经从出租车司机那里获得了赔偿,不应再获得工伤保险赔偿,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争议焦点
劳动者在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后,是否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分析解答
该案是因一个事实引起了两个法律关系。交通事故在性质上属于人身损害赔偿,是侵权之债。而工伤属于劳动损害,是劳动法律关系。
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是完全不同的。人身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责任法》。而工伤保险赔偿则主要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等。这两类法规均未对此类情况的法律适用、赔偿范围和标准作出限制性规定,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同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第三人损害赔偿。因此,劳动者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又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另外,人身损害区别于财产损害的特殊性,即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法确定其价值的,是不能用经济利益衡量的,金钱上的给付仅仅是对伤者或其家属物质上和精神的一种补偿,而财产损害却正是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确定的,为此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在给付保险金后享有追偿权的规定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不适用,保险公司不享有追偿权,伤者同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和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
综上,劳动者遭受工伤与第三者伤害竞合(含交通伤害)时,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和第三者侵权赔偿责任双重赔偿。即工伤保险和交通责任赔偿可以兼得。
工伤保险的优点
相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而言,工伤保险具有特殊的优点: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并且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工伤,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就应给予全额赔偿。如果单位没有给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则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民事侵权考虑受害人自身是否存在过失,实行过失相抵,即根据受害人过失程度相应减少赔偿数额。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充分救济,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分散了赔偿责任,有利于企业摆脱高额赔付造成的困境。
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要求,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和护理费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费用标准均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需经过相应的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保险理赔中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保险公司的认定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包括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两种计算方法。保险公司需要受害人在事故中承担一定责任后才会承担误工费的赔偿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司法解释规定了误工时间的确定和计算方式
山西省工伤死亡赔偿的相关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金额和规定。同时,文章还涉及山西省对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通知,包括调整范围、标准、资金渠道和待遇审批等。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的解释和应用,包括已支付费用不再重复赔偿、补偿费用的重复领取和补足差额、其他工伤保险待遇的享受、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下的待遇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特点,如全社会共同承担工伤损害的责任、充分保护劳动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