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车祸还是其他安全事故,也不管是过失还是故意,只要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就不但需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还需要赔偿误工费,即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或是因其他事件导致无法正常从事正常劳动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误工费的规定表面上很简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是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受害人从事的工作和岗位千差万别,收入的方式和数量形形色色。有的受害人从事的属于固定工作,有的属于非固定工作,有的是全日制工作,有的是兼职工作,有的给别人打工,有的自己做老板,有的尚未退休,有的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等,收入分配的多样性导致了误工费计算的复杂性。
在实际赔偿时,应当掌握的总的原则是,对受害人因遭受伤害而误工所减少的收入应当得到足额赔偿。就像本期案例中,即使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只要仍然工作并有收入,就应当赔偿误工费;还有大学生兼职收入的减少也应当获得赔偿。有些特殊岗位,例如出租车行业,即使事故未造成人身伤害,但因事故引发的误工费用也应予以赔偿。此外,误工费不但包括工资,还包括资金、津贴、课酬等,总之,不能使人身受到伤害者,经济方面再次蒙受损失。
本期案苑版中所涉及的人身伤害全部来自于交通事故,由此也可以看出交通事故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尽管在人民法院的支持下,受害人的误工费都得到合理补偿,但身体遭受的痛苦却难以弥补。因此,我们希望所有的司机都能够谨慎驾驶、安全操作、交通法规时刻牢记心头,以免车祸之后再去诉讼。
(胡-勇)
医疗过错赔偿范围的具体标准,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用、残疾者生活补助、残疾用具费用、丧葬费用、死亡补偿费用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用等。具体标准涉及计算方法与期限等细节。
工伤及工伤保险基金的概念和范围,详细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并进一步探讨了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赔偿问题,涉及民事侵权责任和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对于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并通过另一种方式弥补差额,法律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规定。笔者认同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双倍兼得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包括人证、物证收集及提供详细信息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汇总,包括证明身份、责任、投保、伤情、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证据。最后还提到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证据。
撞了人导致对方十级伤残时,责任人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同时,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介绍了伤残鉴定的最佳时机,包括并发症和后遗症确定后、治疗终结后以及第一次手术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伤残鉴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