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条例规定,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进行工伤认定。但根据属地原则,如果需要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的事项,也可由该市级部门处理。
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该期间内发生的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
首先,在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诊断的举证义务时,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交已掌握的诊断与鉴定所需材料。此外,在协助取证方面,诊断机构也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例如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其次,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诊断所需的证据材料存在异议时,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判定或裁定。
具体而言,如果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由于用人单位解散、破产导致无法提供上述资料,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和判定。而当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和在岗时间存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此外,劳动者和相关机构也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的资料。在进行首次鉴定时,原诊断机构需要提供职业病诊断时的相关材料;在进行再鉴定时,首次鉴定的办事机构需要提供首次鉴定时的相关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中的五级和六级伤残的定级原则和赔偿标准。五级伤残包括阴茎全缺损等情况,六级伤残包括阴茎部分缺损等情况。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满意
肋骨骨折工伤鉴定等级的确定标准。根据肋骨骨折的数量,超过12根则属于工伤八级。八级工伤包括多种身体伤残情况,如人格改变、单肢体瘫肌力等。鉴定标准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详细列举了一级至二级的伤残程度,包括智能损伤、肢体瘫痪、肺功能损伤、肝移植等多种情况。摘要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劳动能力鉴定中的伤残等级分类具有参考价值。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问题。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同意可延长至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