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指定管辖是在案件受理后进行的。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如果法院受理了案件,却发现自己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就会把案件移送给它认为有管辖权的法院,而另外的法院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接收时,就会由他们共同的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因此,指定管辖一般情况下是在案件受理后,不过司法实践中非常复杂,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
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尚未开庭审判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应当将指定管辖决定书分别送达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
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所以,指定管辖的案件一般是在案件受理后发生的,案件的管辖权被指定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全案移送给被指定的人民法院。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的规定和程序,包括异地管辖的定义、规定和程序,以及异地管辖的优势。异地管辖能够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和法院裁判的权威性,确保法院及时、公正地审理案件,并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通过指定管辖的方式确定
分院直接办理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范围,包括局属单位处级干部案件、从事公务人员案件等。同时,还规定了柳州院和南宁院的管辖范围。对于管辖不明的案件,由分院确定。涉及要案线索需严格保密并按规定报备。未明确事项按《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办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几个人民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检察院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检察院管辖。对前款案件的审查起诉指定管辖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与相应的人民法院协商一致。允许当事人对指定管辖的案件提出管辖权异议,体现了对当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被告变更了住址造成原受理的法院没有管辖要的,人民法院是可以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是指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