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要求离婚的,应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外要求离婚的,当地法院是否受理,由该法院根据其国内法决定。
3.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中国,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果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我国民法院有权受理。如果双方均为出国人员,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向出国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4. 在中国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中国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5. 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6. 在海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中国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我国法律规定,凡涉外婚姻当事人在中国境内结婚或离婚的,都必须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办理。涉外婚姻因婚姻主体的特殊而具有特殊的法律适用,我国法律对于涉外离婚和涉外结婚都有详细的婚姻法律咨询法律规定。
涉外离婚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遵循”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如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与身份关系有关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涉及华侨及中国公民的特殊情况,如双方在国外未定居或涉及香港、澳门、
侵权责任纠纷的管辖约定。我国法律规定,侵权纠纷双方可在协议中约定管辖权,但仅限于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合同双方可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需注意约定仅适用于一审民事案件、合同纠纷,且必须明确、采用书面形式,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
国际私法中的协议管辖制度。协议管辖是当事人通过协议约定由某国法院受理因特定法律关系产生的争端的制度。其效力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协议管辖的本质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是对选法自由的补充。它对法院和当事人都有重要意义,能避免管辖权冲突,实现诉讼的公平和效
有效的协议管辖条件,包括纠纷范围限定为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法院选择需与合同有实际联系且从五类管辖法院中选择、适用范围限定为第一审民事案件、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以及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