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划分和确定某级或同级中的某个人民法院对特定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的问题。我国法院系统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个级别,这些法院都有权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围有所不同。
基层人民法院主要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一般民事案件都由基层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重大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案件,如涉及外国人或涉及在外国的财产。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是指在政治或经济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其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
地域管辖是指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案件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的问题。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的基础上划分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地域管辖还可以根据不动产所在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因素来确定。
移送管辖是指当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时,依法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行为。移送管辖是对案件的移送,而不是对管辖权的移送。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被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案件。如果被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该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协议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通过书面协议选择解决纠纷的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需要注意的是,协议管辖不能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工程纠纷的审理期限和相关规定。包括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期限,如民事案件、上诉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违章建筑的工程劳务纠纷的管辖地,包括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以及相关的民事诉讼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问题,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别规定下的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但特定情况下可在原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起诉。特别规定涉及对不在境内居住、下落不明、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或被监禁的人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当事人对管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庭审程序及其要件。反诉是民事诉讼中独有的程序,只要反诉请求的标的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审理本诉的法院可受理。反诉一般应在答辩过程中提出,最迟在一审法院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反诉的要件包括符合民诉法起诉的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如反诉只能向受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异议制度,其范围限于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异议主体可针对同级或非同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同时,本文区分了管辖异议与主管问题的不同,并解释了为何主管问题不属于管辖异议范围。导致将主管问题错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