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时间:天气阴
事故地点:
当事人驾驶证或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交通方式:
机动车型号、牌号:
保险凭证号:
内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7条的规定,简易程序适用于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其中,“事实清楚”指当事人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证据,无需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即可判断事实,分清是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指责任承担者和权利享有者明确;“争议不大”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和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这三个条件是构成简单民事案件的必备条件,若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以下情况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以及已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普通程序原则上适用于包括简易民事案件在内的所有民事案件。
司法解释以“列举式”方法对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进行了细化,以下几种案件通常适用简易程序:
1. 结婚时间短、财产争议不大的离婚案件,或当事人婚前就患有法律规定不准结婚的疾病的离婚案件。
2.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只涉及给付时间和金额争议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和抚育费案件。
3. 确认或变更收养、扶养关系,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
4. 借贷关系明确,证据充分且金额不大的债务案件。
5. 遗产和继承人范围明确,争议遗产金额不大的继承案件。
6. 事实清楚,责任明确,赔偿金额不大的赔偿案件。
7. 事实清楚,情节简单,是非分明,争议焦点明确,争议金额不大的其他案件。
200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简易程序若干规定》),进一步作了一些排除性规定,明确将以下五类案件排除在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之外:
1. 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2. 发回重审的案件。
3. 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案件。
4. 法律规定应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5. 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包括简易和一般程序的运用以及行政监督的重要性。行政制裁的实施是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其中包括对轻微违法行为的简易程序和对重大违法行为的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加强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公正和透明。
车祸是指行车时发生的伤亡事故,造成的伤害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等。车祸发生后,需要现场处理并向交警讲清情况。交警会根据情况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轻微事故可以适用简易处理程序。如果当事人对认定书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请并在一定期限内出具认定书。当事人可以请
按照规定,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最好不要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2017年3月21日21时许,李某横穿307国道时,与张先生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王女士介绍,尸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