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6日,商贩魏某将收购的1500斤茶叶运到菜市场大门口进行批发销售。国税分局的税务人员在现场对魏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后,决定征收4500元的增值税。魏某不同意,称茶叶属于免税农产品,不应该征税。税务人员无奈之下,开具了专用收据并扣押了魏某80斤茶叶。经过分局局长批准,税务人员将扣押的茶叶变卖后,退还给魏某200元现金,并开具了一份4500元增值税的完税证。
2002年4月27日,魏某向某市国税局提出复议申请。他认为国税分局对农产品征税是违法的,并指出税务机关在扣押货物前未履行法定程序,扣押的货物价值超过核定的应纳税款,要求撤销征税决定并退还已缴纳的增值税款,同时要求分局赔偿3000元精神损失。
2002年5月18日,市国税局经过审查,认定国税分局的征税决定和扣押货物的行为合法,不支持魏某的赔偿请求。
首先,根据《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规定,茶叶属于农产品。然而,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只有农业生产者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才能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对于临时收购农产品并对外销售的情况,应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和相关通知的规定,缴纳4%的增值税。因此,国税分局对魏某销售的茶叶征税是合法的。
其次,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于临时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当场核定应纳税额并责令缴纳,无需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纳税人也无需提供纳税担保,也不需要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可以直接扣押商品或货物。在该案中,税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扣押了魏某部分茶叶,其执法程序合法。
至于魏某要求赔偿3000元精神损失的问题,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时,应当解除对财产的限制,并根据财产损坏的程度给予相应的赔偿。然而,在该案中,税务机关并未违法行使扣押,并未对魏某的财产造成损害。因此,市国税局不支持魏某的赔偿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解散公司的公章法律效力问题,阐述了公司在清算期间在收据上盖章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公司解散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注销登记和公告公司终止等步骤,并提到了最新法律资讯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规定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高利贷纠纷的处理方式。公安机关一般不受理此类民事纠纷,当事人应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此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自诉案件由法院直接受理。民间借贷案件需提供的证据包括借据、收据、欠条等。如被告提出抗辩,法院会审查原告是否具有债权人资格。
借款协议的主要内容。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一定金额,承诺在特定日期连本加息一次性还清。协议包括风险提示、保证人责任、借款人信息和借款时间等内容。若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需支付违约金。此外,借条形式需配合转账凭证或现金收据使用,以证明借款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