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一旦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同样地,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也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同样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具体而言,执行申请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期限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而如果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期限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一旦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权利人称为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为被申请人,又称为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诉的一方。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有生效的判决文书作为执行的依据。对于一审判决,必须是在法定期间内无人上诉才发生法律效力,而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二是裁判文书必须具有可执行的内容,即要求裁判文书须具有能通过积极作为完成的内容。三是义务人拒绝履行司法文书规定的义务,这是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前提条件。四是申请人在法定期间内提出执行申请。五是符合人民法院诉讼执行管辖的规定。
申请强制执行的文书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申请书一般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首部,应写明“执行申请书”,按照申请人在先、被申请人在后的顺序列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正文包括请求事项、执行文书的依据以及申请执行的理由。尾部包括致送人民法院名称、申请人署名或者盖章、申请时间。申请书的附件一般包括判决书或调解书等相关材料。
为了使执行顺利进行,申请执行人有义务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详细情况和财产线索。附件所需材料包括被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当事人未收到法院判决书时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可以联系法院查询判决书情况,根据宣判方式确认判决书发送时间,并行使上诉权利。对于离婚判决,当事人需遵守法院规定,不得在判决生效前另行结婚。
二审授权委托书的格式要求。委托书应包含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基本信息、致送单位、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等部分。在授权委托书中,基本信息、致送单位、委托事项需表达清晰明确,委托权限部分需明确授权范围,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判决履行或申诉等环节。二审的审限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对裁定上诉的案件应在三十天内作出终审裁定。文章旨在帮助大家了解二审流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二审审查的原则及相关内容。全面审查原则要求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程序性审查和实体性审查是全面审查的两个方面,包括审查案卷材料、证据、法律适用、量刑、诉讼程序等。文章还介绍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