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 > 中止审理法院未作出裁定怎么办

中止审理法院未作出裁定怎么办

时间:2024-03-3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400
在进行案件审理中,有可能遇到中止审理的情况,那么法院也可能没有做出相应的裁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需要当事人进行相关的了解,才能清楚法律上的规定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止审理:法院未作出裁定时的处理方式

在某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但在作出判决之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导致审判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这时,法院会决定中止审理,即暂时停止案件的审理活动。

中止审理的定义

中止审理是指在受理案件后,但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审判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的行为。

刑事诉讼中的中止审理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1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可能会影响审判进行,法院可以决定中止审理:

  1. 自诉人、被告人患有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导致无法进行审判,法院应当中止审理。
  2. 被告人在起诉后逃脱,导致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法院应当中止审理。
  3. 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法院应当中止审理。
  4. 在审理期间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法院应当决定中止审理,并按照公诉案件或自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重新审理。这些情形包括:
    • 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公诉案件被告人应当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公诉案件被告人当庭翻供,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
    • 事实不清或证据不充分。
    • 其他依法不应当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
  5. 由于其他无法抗拒的原因,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法院可以决定中止审理。

刑事诉讼法关于中止审理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可能导致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法院可以中止审理:

  1. 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
  2. 被告人脱逃。
  3. 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并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
  4. 由于无法抗拒的原因导致中止审理。

一旦导致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法院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