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或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可以向作出该判决或裁定的法院提出异议申请。
法院经审查,如果异议成立或部分成立,将作出新的判决或裁定,撤销或改变原判决或裁定;如果异议不成立,将驳回申请。
对法院作出的确认调解协议或准许实现担保物权的裁定,当事人应在收到裁定之日起15日内提出异议;利害关系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异议。
特别程序适用于选民资格案件。
特别程序适用于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
特别程序适用于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特别程序适用于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特别程序适用于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特别程序适用于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特别程序除选民资格案件外,具有非讼性。
特别程序采用独任制为原则,只有在选民名单案件或重大、疑难的案件中才会使用单一式合议庭。
特别程序采用一审终审制度,并且审限较短。
特别程序的案件一律由基层法院管辖。
特别程序适用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
特别程序不适用再审制度,当事人可以自行提出救济。
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时所采用的特殊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相对应。特别程序适用于两类案件: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
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述案件时必须遵守以下一般规定:
首先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如果不能满足需要,再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其他规定,如总则、普通程序,但反诉、和解等不适用。如果其他法律规定了诉讼条款,也应当加以适用。
除选民名单案件或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均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
特别程序采用一审终审制度,所作判决和裁定自送达之日起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准上诉。
如果在特别程序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属于民事权益争议,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按照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另行起诉。
特别程序案件的审理时限为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或公告期满一个月内。
特别程序适用的案件免交诉讼费用,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确认调解协议、实现担保物权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独任审理的适用情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及派出庭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非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程序除外)等适用独任审理的情形,并明确了适用独任审理的法院为基层法院及派出法庭,同时指出简易程序适用于审判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的过程。首先,需要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接着,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需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法律漏洞。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公开组织实施。最后,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若承包方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经过特别程序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特别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特定案件如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的特殊程序,其适用范围有限。特别程序中不适用调解原则和其他一些民事诉讼原则和制度,并且只在基层人民法院适用,只进行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