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变更的执行
要重新立案,执行根据是再审判决。但被执行人仍然要支付之前到现在的双倍迟延履行金。
如果原案件已经申请执行了,因据以执行的依据已被撤销,所以可以申请执行中止或终结。原判决是否是个错误的判决,还要看再审的结果,总之撤销的判决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变更后的执行主体是否能够申请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至第一百八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99条至第214条对审判监督程序作了规定,其中没有案外人提出再审申请的规定。本案中,销售公司不是执行依据之判决书中的当事人,无权对该判决书提出再审请求。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了执行异议制度,但也没有规定案外人有申请再审的权利。如果本案判决确有错误,可由审判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
对在执行程序中受判决既判力扩张所及而承担义务的案外人,在执行程序中被变更为被执行人后,其因该案审理没有得到通知或没有合理理由知道该案先前被审理,因而未能参与诉讼,其申请再审的理由又有证据支持的,执行机构应暂缓执行,依据《意见》第258条以及《关于正确适用暂缓执行措施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的规定处理。
判决的效力和特点
判决书从送达或当事人接到的第二天起,在法定的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过了上诉和抗诉期限即发生法律效力。二审的判决,宣判后立即生效。
人民法院的判决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稳定性。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变更或撤销,如有错误,只能由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纠正。二是具有强制性。判决生效后,执行部门有按照判决执行的义务,当事人必须坚决服从,不能抗拒。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与重审有以下区别:再审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案件,重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院长提出,重审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