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人民法院经过再审审理认定,原审判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均无不当之处时,应当裁定撤销原中止执行的裁定,继续执行原判决。
2、人民法院在审理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时,对原审法院受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错误的情况,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如下处理: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具体判决后,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在撤销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同时,可以发回重审,也可直接驳回起诉。
3、人民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时,如果发现生效裁判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4、人民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时,如果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撤销原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同时,可以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裁判,也可以裁定撤销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再审判决、裁定的效力取决于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哪一种程序审理,如果按照一审程序审理,再审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再审程序是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有重大瑕疵的判决进行再次审理的一种非常途径。再审程序与普通救济程序有所不同,因为再审程序只能用于例外情况的救济,而不能频繁启用。根据古*马的“一事不二理”原则,对于已经判决的案件进行复审是不被允许的。
在实务部门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维护的既判力只是那些正确的既判力,绝对不维护错误的既判力。”然而,我们认为判决可以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既判力作为一种约束力和审判权威的象征,只能被维护,而不能被否定。即使个案判决被推翻,也是为了维护法院权威考虑,因为生效判决存在重大瑕疵将对司法公正造成伤害,必须通过再审这样的程序对司法本身进行修复。当然,这种修复是受到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的限制。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审监庭在处理复杂案件时的调解与和解工作经验。审监庭法官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调解手段,结合案件规律,妥善解决纠纷。同时,法官注重与社会各方合作,加强释明疏导,借助社会合力化解矛盾。在再审工作中,法官还注重拾遗补缺,协调好既判力与解决实际矛盾的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包括四种启动方式:本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指令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再审。同时,也介绍了民事再审第一审程序开庭的预备和开庭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