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土地登记的类型有哪些

土地登记的类型有哪些

时间:2025-02-0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522

土地登记申请被拒绝的情况

1. 土地不在本行政区内

如果申请登记的土地不在本行政区内,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2. 无合法身份证明

如果土地登记申请人无法提供合法身份证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3. 土地权属来源不明

如果土地权属来源不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4. 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如果转让、出租或抵押土地使用权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5. 其他法律规定不予登记的情况

如果土地登记申请在其他法律或法规中规定不予登记,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土地登记暂缓的情况

1. 申请文书需要修正或补齐

如果土地登记申请文书需要修正或补齐,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暂缓土地登记。

2. 土地权属争议未处理

如果土地权属存在争议且尚未处理,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暂缓土地登记。

3. 土地违法行为未处理

如果土地存在违法行为且尚未处理,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暂缓土地登记。

4. 限制土地权利或查封地上建筑物

如果土地权利受到法律限制或地上建筑物被查封,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暂缓土地登记。

5. 其他法律规定暂缓登记的情况

如果土地登记申请在其他法律或法规中规定应暂缓登记,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将暂缓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

不同类型的土地登记在具体程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基本程序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和核发证书。

申请人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土地登记时,应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包括:

1. 土地登记申请书

2. 申请人身份证明

3. 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4. 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土地登记的类型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规定,土地登记包括以下六种类型:

1. 土地总登记

土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建立的每宗地的表卡证是后续初始、变更、注销及其他土地登记的依据。

2. 初始登记

初始登记是指对土地总登记以外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

3. 变更登记

变更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人发生变化或土地权利人姓名、地址、土地用途等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

4. 注销登记

注销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消灭而进行的登记。

5. 其他登记

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和查封登记。更正登记包括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土地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更正登记、土地权利人认为土地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更正登记,以及利害关系人认为土地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更正登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补偿标准由市、县政府规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包括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确定以及补偿费不足时的增加。征地补偿具体细则包括征收不同地类的补偿标准。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2019年修建地铁导致农房拆迁,补偿标准详解

    因修建地铁导致农房拆迁的补偿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如房屋价值、搬迁安置、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以及产权调换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面积、原地还房问题和产权调换协议等。

  •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评估方法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评估方法,包括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补偿评估。针对不同土地类型,文章介绍了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和基准地价修正法等方法,并考虑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特殊因素和土地收益、市场情况等多种因素。评估时需准

  • 棚户区改造的法律规定
  • 荒山荒地的强制征收及维权
  • 一、平房拆迁土地使用证补偿问题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