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 > 执行和解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执行和解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时间:2024-01-31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5302
一、执行中和解存在的问题

执行和解程序的问题与不良后果

一、损害申请执行人利益

执行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以牺牲申请执行人的利益为前提条件,导致申请执行人利益受损。

二、违背立法目的

执行和解制度违背了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法律尊严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目的。

三、有损司法权威

执行和解过程中,法院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缺乏其他惩罚措施,导致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的行为得以延续,损害了司法权威。

四、延长执行期限,浪费司法资源

执行和解协议的达成导致执行程序中止,使得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被延长,浪费了大量司法资源。

产生的原因

一、法律的漏洞

现行法律对于规避执行的行为的惩罚措施不健全,导致被执行人可以利用法律漏洞逃避债务。

二、以和解拖延时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被执行人利用和解协议中止执行程序的机会,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的责任。

三、片面追求和解率

执行法官追求和解率作为业绩指标,导致执行法官在案件中积极推动当事人达成和解,而忽视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对于执行和解制度改进的建议

一、健全多元化惩罚措施

应该废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执行义务人必须具有能力执行的前提条件,加大对逃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健全和解程序

法院应该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以保护申请执行人利益和防止被执行人逃避债务。

三、修改申请期限

应该修改申请恢复执行的期限,使其与诉讼时效保持一致,增加被执行人的风险压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可以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

    关于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债权人提起诉讼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法院有权在担保的情况下冻结账户。同时,保全措施的申请条件和解除也有具体规定。此外,法律还规定了被执行人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的限制,明确

  •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终身吗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非永久性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删除。被执行人如果不履行法院判决,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很多事情。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一定条件,如全部履行义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确认履行完毕、法院终结执行等,其信息将被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 如何认定执行和解无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有合同法52条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例如协议存在欺诈、协议是受胁迫签订的等。其一,追加被执行人延期执行的罚息。而执行法律又没有规定期限,只要被执行人还活着,哪怕是20年30年,都不可能躲掉履行支付的义务。其二,积极配合

  • 执行和解是否需要经法院同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的,不需要经人民法院的同意,但需要让法院执行员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

  •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的区别
  • 撤回执行异议
  • 法院强制执行还调解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