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款不足清偿全部债务时应该怎么分配
时间:2023-10-0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李某与黄某买卖合同纠纷案的执行款分配问题
分歧
关于执行款如何分配产生了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1. 按照申请执行的先后顺序予以分配,即先清偿最早申请执行的熊某的债权,然后按此类推。2. 自己在案件审理阶段申请了财产保全,应该优先于其他申请人先得到执行款。3. 债权具有平等性,应当按照各申请人债权总额进行统计,依据比例平均分配。
评析
本案涉及多个债权人就一个债务人的申请执行和分配问题。能否正确分配执行款,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88条和第90条的关系。《执行规定》第88条第一款规定,不同的执行法院分别执行同一被执行人时,先采取执行措施的法院优先执行,后来要执行的法院对该被执行人剩余部分的财产执行,即按照执行顺序受偿。但适用该规定还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即被执行人的全部或主要财产应当在足够清偿所有债务的前提下。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的债务,就需要依据《执行规定》第90条的规定进行处理。该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的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依法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那么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可以参与分配。根据《民诉意见》第299条的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顺序清偿,不足清偿同一顺序的,按比例分配。在本案中,法院提取了被执行人黄某的16400元工资款,这笔款项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三位申请人均不具备优先受偿的条件。因此,按照《执行规定》第90条和《民诉意见》第299条的规定,应该对提取的黄某工资款按债权总额等比例进行分配。这样的处理方式才能保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可撤销被列名吗?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
个人应对债务危机的法律措施
个人应对债务危机的法律措施。包括分期支付或抵押物偿还、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以及申请破产进行清算等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常见有效的个人债务追讨手段,如法律手段和私立手段。当债务人不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通过合法方式向法院起诉,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在法律许可的
-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包括非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对执行事务合伙人的监督,合伙人查阅企业账册的权利以及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为了确保合伙人能够客观有效地了解并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逾期对房屋产权的执行程序
-
委托执行的条件及其适用范围
-
财产保全措施对合伙企业财物的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