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委托执行

时间:2025-01-2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5346

委托执行的定义和目的

委托执行是指在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不在执行法院辖区内的情况下,由立案法院委托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的一项制度。民诉法规定委托执行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委托执行成为执行工作的难题。

委托执行的条件

委托法院具有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只有对属于自己主管和管辖的执行案件才能在受理执行申请或接受执行移送后依照法律规定委托外地法院执行。如果申请人向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如果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执行案件,应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执行,而不是委托其他法院执行。

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不在管辖法院辖区内

执行案件需要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或强制执行义务人的财产。然而,由于诉讼管辖和执行管辖标准的不同,可能会出现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不在执行管辖法院辖区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执行这类案件时就需要跨越自己的辖区,导致诸多不便。然而,如果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执行管辖法院所在地,委托执行既无便利也无必要。

受委托法院是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根据法律规定,外地人民法院只有对自己辖区内的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才拥有司法管辖权。对于与自己辖区无关的诉讼当事人和争议的财产,外地人民法院不能行使司法管辖权。因此,委托执行只能委托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当地人民法院。

确有委托执行的必要

对于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外地的案件,执行管辖法院可以选择委托外地法院执行,也可以自己直接派员执行。民诉法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委托外地法院执行,什么情况下直接执行。在审判阶段,管辖法院已经办理了财产查封、扣押手续的情况下,一般会直接去执行,而不必委托执行。委托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委托外地法院执行,并以委托执行能更便利、更迅速地执行案件为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的法律效力,包括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具有使某些法律行为

  •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的主要内容。该条例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地位、职责、适用范围以及工会会员的资格等。工会可代表职工就劳动相关事项与企业协商谈判,订立集体合同,并依法指导、帮助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监督合同执行。条例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

  • 扣押邮件、电报的合法性和程序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包括参照《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进行执行的相关内容。文章还阐述了拆迁行政诉讼的特征,包括性质、当事人、复议和诉讼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及拆迁行政诉讼的司法监督行政性质和内容。此类诉讼成为规范拆迁管理、解

  •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 税务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 拆迁红线区的房子一定拆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