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执行程序已经开始或进行完毕。也就是说,执行根据的内容已经部分执行,一方当事人因此获得了部分或全部财产。
(2) 执行根据被依法撤销或变更。撤销指原执行根据已完全失效,变更指原执行根据的内容已被改变。
(3) 申请方或执行机关依职权决定。申请方可以请求执行回转,执行机关也可以主动决定执行回转。
(4) 执行机关以裁定的形式作出决定。
(5) 执行回转的对象是申请执行人。也就是说,申请执行人应返还已取得的财产。
(6) 执行回转的内容包括原有财产及其利息。对于已执行的特定物,应当退还原物;若无法退还原物,则可以采取折价抵偿的方式。
民事纠纷诉讼中的申请人种类。包括在申请回避时,申请人为案件的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在申请强制执行时,申请人为原告。同时,还阐述了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此外,不同诉讼阶段和程序中当事人的称呼有所不同,如第一审中称原告、被告,第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执行回转的概念、条件和应用场景。执行回转是在案件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因执行依据被撤销或变更而重新采取执行措施的制度。其条件包括原执行依据正在执行或已执行完毕、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或变更、新的执行依据是其必备条件,并且只适用于原申请执行人取得财产的情况。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