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时式执行。即对两个以上的连带责任被执行人实行同时发执行通知书,又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对各被执行人同时采取全额执行强制措施,然后合并被执行财产,完成法律文书的指令。二是按份合并执行法,即按照法律文书指令的给付内容先分到各被执行人头上,然后根据执行情况进行相加来完成执行指令。此种方式适合各被执行人都有履行能力的案件。
二、选择式执行。即对一般连带责任的被执行人,在查明各被执行主体的履行能力后,择其易于执行的被执行人先执行,该方式执行效果明显,执行周期短,实践中较为常见。此种执行方式的后果是产生被执行主体之间的追偿权,也是特别容易引发抗法和信访案件发生的一种执行方式。
三、转换式执行。即根据具体案件灵活采取前两种方式并据案情随时转换执行方式。
补充连带责任的执行是指主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才执行从债务人财产的执行方式。因此,执行中有个额度和顺序问题。其执行方式为:
一、顺序式执行。即先对主债务人实施执行措施,当对主债务人执行不能或部分执行不能时,才能转而执行次债务人的财产。
二、跳过式执行。当按顺序执行一遍主、次债务人后,如仍不能完成法律文书指令的话,笔者以为实施第二轮执行措施时就无需按顺序执行了。比如在第二轮执行程序开始前就发现主债务人已无可供执行财产,也就没有必要对其实施执行措施,以节约司法资源而直接执行次债务人,两者都无执行能力则中止执行。以 后再执行可视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灵活“跳过”。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执行回转的概念、条件和应用场景。执行回转是在案件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因执行依据被撤销或变更而重新采取执行措施的制度。其条件包括原执行依据正在执行或已执行完毕、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或变更、新的执行依据是其必备条件,并且只适用于原申请执行人取得财产的情况。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其与公司的连带责任要件。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监督。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兼任另一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需经过审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具有法律效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