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财产处置程序中各项时间要求。规定要求在查封后30日内启动拍卖程序,参考价确定后10日内启动财产变价程序。此外,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异议期调整为5日。
新规定摒弃了传统评估拍卖的必经程序,采用了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和委托评估四种方式确定财产价格。规定了四种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的顺位,将委托评估调整为最后顺位,只有法律规定必须评估、双方当事人要求委托评估、网络询价不能或不成的情况下,才进行委托评估。
新规定明确评估机构应在30日内出具评估报告,并规定了评估费用的计费标准。未成交按实际支出计费,成交价高于评估价按评估价计费,成交价低于评估价按成交价计费。
新规定将送达方式调整为在已开通的执行信息公开网公示,公示满15天视为收到。这样可以让当事人通过该网站获取执行信息,避免传统执行文书的送达不到位。
新规定明确了执行异议程序的适用情形,对议价和定向询价不允许提出异议。对于网络询价,只有财产基本信息错误和超出财产范围或遗漏财产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执行异议。
建议各地法院优选“定向询价”模式,因为议价存在困难,网络询价优越性丧失,评估仍然繁琐。定向询价模式具有顺位靠前、排除异议、无需费用等优点,是未来确定参考价的主流。
总体而言,新规定对财产处置参考价确定程序进行了优化,解决了过去评估中的难点和堵点,提高了执行财产处置变现效率。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欠债多少会导致房产被查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房产查封需要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欠债金额标准。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法院有权扣留其收入,但保留生活必需费用。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发出裁定和协助
失信执行人被列入黑名单后所面临的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强制执行还款措施的限制,并被限制高消费,包括乘坐高档交通工具、在高档场所消费、购买不动产和车辆等。这些限制措施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同时,执行法院会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