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被执行人死亡后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并且没有义务承担人,法院可以决定终止执行。
2. 如果被执行人死亡后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有义务承担人,法院可以决定将义务承担人作为被执行人。
3. 如果被执行人死亡后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其遗产继承人放弃继承,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
4. 如果被执行人死亡后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其遗产继承人尚未放弃继承,继承人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负的债务。
1.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变更名称,法院可以决定将变更后的法人作为被执行人。
2. 如果设有分支机构的法人,且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无法清偿债务,但该企业法人还有其他分支机构,法院应责令该企业法人提供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以供优先执行;如果企业法人拒不提供,法院可以在查实的基础上执行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
3.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分立或合并,其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承受。
4.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依法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导致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受被执行人的财产,使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法院可以决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履行责任。
5. 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将其全部资产作为股本与外方成立合资企业,法院可以在获得合资方同意的情况下,将相当于应当偿还的债务部分的股权转让;如果合资方不同意,可以分期分批执行被执行人从合资企业中分得的红利和其他收益。在必要时,法院可以决定采取保护措施,限制被执行人支取到期应得的部分或全部收益。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作为被执行主体的其他组织终止,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在一人有限公司执行阶段如何追加股东责任的问题。依据《公司法》和最高法院相关规定,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无法证明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相互独立,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逃避责任。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