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刑和附加刑是同时执行吗
时间:2023-12-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判刑的时候有可能会涉及到一些附加刑,比如说剥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或者是还有一定的罚金,那么关于这个主要刑法和这些附加刑到底能不能同时执行?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主刑和附加刑的同时执行问题
依据《刑法》的规定,主刑和附加刑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刑罚的使用要符合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的种类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主刑和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
量刑的一般原则
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这是量刑的客观依据。犯罪事实包括广义的犯罪事实,即与犯罪有关的各种事实情况的总和。广义的犯罪事实不仅包括犯罪构成的基本事实,还包括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量刑必须以刑法为准绳
量刑必须以刑法为准绳,即在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判刑、判什么刑、判刑轻重以及如何执行刑罚作出判处。依法量刑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罪刑法定原则在量刑中的体现。量刑以刑法为准绳主要遵守以下规定:1. 刑法总则中关于刑罚原则、制度、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的一般规定。例如,对预备犯、中止犯、未成年犯罪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从犯、教唆犯、胁从犯的处罚原则;有关自首、立功、累犯、缓刑、数罪并罚等制度;以及有关从重、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刑罚处罚的规定。2. 刑法分则中有关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及其量刑幅度的具体规定。刑法分则对每一具体犯罪都规定了法定刑,大多数犯罪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在裁量对实施了不同具体犯罪的犯罪分子刑罚时,必须按照刑法分则所确定的法定刑进行。在一个罪有几个法定刑幅度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犯罪情况选择相应的量刑幅度。超越法定刑种和量刑幅度的量刑属于违法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
-
刑事处罚包括缓刑吗
刑事处罚可以包括缓刑,即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符合缓刑条件下可以宣告缓刑。刑法规定了主刑和附加刑的种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
外国人在国内犯罪被判处主刑附加驱逐出境的,应如何执行
驱逐出境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特殊附加刑,当其附加适用时,应该在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执行驱逐出境。目前,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尚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外国并不存在承认与执行我国刑事判决之义务,如果在主刑执行之前,将外国犯罪人直接驱逐出境,很可能使其逃避应受的刑罚制裁
-
驱逐出境的附加刑
-
驱逐出境的适用范围
-
驱逐出境适用于哪些情况,驱逐出境有哪些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