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第11条的规定,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具有合同约束力。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该协议,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条的规定,“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当劳动争议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应当签名或盖章,并由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以使协议生效。此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合同约束力。
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愿经过仲裁程序,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将依法审查该协议,并决定是否确认其效力。一旦确认决定送达双方当事人后,该决定即产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你决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调解协议时,你应当准备以下材料:
提交以上材料后,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确认决定。如果公司拒绝履行或未能全部履行协议,你可以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聚众斗殴罪中逮捕和监外执行的相关问题。逮捕的条件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逮捕。监外执行则是针对有严重疾病、怀孕等情形的罪犯进行的暂时不执行刑罚。对于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嫌疑人,在逮捕后如果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当事人签字后,决定书即视为有效,不执行将面临强制执行。对于决定书存在的错误,如编号、字迹、日期等错误,需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相对人;处罚种类和幅度有问题需重新履行告知程序;适用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需撤销决定书并重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