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第11条的规定,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具有合同约束力。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该协议,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条的规定,“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当劳动争议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应当签名或盖章,并由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以使协议生效。此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合同约束力。
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愿经过仲裁程序,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将依法审查该协议,并决定是否确认其效力。一旦确认决定送达双方当事人后,该决定即产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你决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调解协议时,你应当准备以下材料:
提交以上材料后,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确认决定。如果公司拒绝履行或未能全部履行协议,你可以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问题及其相关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定义和认定条件,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共犯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串通的情况。文章还解释了刑法中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
公司被执行期间是否可以更换法人代表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在公司被执行期间进行法人代表的变更,但会受到一定限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传唤或拘传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等接受调查询问。执行程序的发生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具备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且已发
普通债权和罚金的执行顺序以及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执行顺序上,当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时,应按照一定顺序执行,普通债权在罚金之前执行。罚金与罚款在性质、决定机关、法律依据和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不同。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