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
时间:2024-11-25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是怎样规定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分析,什么人可以申请执行异议之诉,提前执行异议之诉的期限是多久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解答。
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
一、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
根据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异议之诉是因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法院的执行而引发的诉讼。执行异议诉讼的目的是通过诉讼排除法院的执行行为,维护申请人的实体权利,如所有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和债权等。执行异议诉讼的结果将影响执行法院是否纠正执行行为,甚至可能导致被执行的标的回复到执行前的状态。因此,执行异议诉讼与执行法院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
对于委托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和二审维持案件的执行而言,原裁判法院与执行法院为两个不同的法院。执行异议是案外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的,异议是否成立的裁定也是执行法院作出的。因此,对异议裁定不服提起诉讼应由执行法院来管辖审理。执行异议之诉是执行异议程序的延伸,是执行异议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若由原裁判法院管辖受理执行异议之诉显然是不合理的,既不方便当事人诉讼,也不便于原裁判法院对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审理,更不便于执行法院对执行标的的处置。
三、执行异议之诉的原则
根据法律规定,案外人和当事人须于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原裁判法院无法直接得知案外人和当事人何时收到执行法院的执行异议裁定。案外人和当事人也难以提供签收日期的送达回证来证明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执行异议之诉的核心问题是执行法院的执行是否损及起诉人的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实体权利。对原裁判法院来说,了解执行法院采取的强制措施的时间和地点相对容易。执行异议之诉一旦受理,为避免对起诉人的实体权利造成更大的损害,通常会暂缓处分性的执行措施。若由原裁判法院管辖受理执行异议之诉,将难以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防止损害的扩大。
四、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权
执行法院因对案件的执行而自然取得对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权,这是管辖上的一种特殊例外,与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原则并不冲突。正如因法院已采取了诉前财产保全措施而取得管辖权一样,执行法院也因其对案件的执行而自然取得对执行异议之诉的管辖权。只有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之诉,才能使申请人的合法实体权利得到及时维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当证人证言或鉴定意见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且公诉人、当事人等对其有异议时,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或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应当出庭。警察在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也需要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拒不出庭
-
异议申请书
异议人针对某保全裁定提出的异议申请。异议人请求法院解除对特定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并阐述了相关事实与理由,包括与第一被异议人的约定以及第二被异议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异议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异议,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
执行异议之诉的判决书
徐某某起诉xx公司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一案的二审判决书内容。徐某某认为王某与xx公司购房合同无效,主张撤销原判并许可执行涉案房产。但根据现有证据,王某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并长期居住,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徐某某的诉求被驳回。同时,本文还涉及购房款支付问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中关于督促程序的具体规定。内容包括债权人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支付令的程序,支付令的内容和债务人的异议,以及督促程序终结后的起诉和执行。整体上,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催促债务人履行义务。
-
执行异议时间的限制
-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
-
民事诉讼中执行异议的时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