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申请被法院驳回后,案外人和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以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如果认为原判决或裁定错误,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在此程序下,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的问题,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案外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如果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提起诉讼,主张执行标的的实体权利,并请求对执行标的停止执行,应当以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反对案外人主张的实体权利,应当以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此类诉讼由执行法院管辖,并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经审理后,如果案外人的理由不成立,法院将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理由成立,法院将根据案外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相应的裁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如果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撤销或改正;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将驳回。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诉人:宋XX,男,1XX7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综上事实,原审的庭审的笔录已经清楚的记载了各方的诉辩,被上诉人未实际全额支付讼争房产的事实清楚,亦未实际占有讼争房产的事实明晰,被上诉人是在讼争房产被查封当中而获得的,其并非是实际的真实买卖关系而获得,此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零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
所谓“执行听证”,执行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执行案件,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在负责执行裁决的法官主持下,让原执行法官、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第三人围绕被执行人有无执行能力及执行异议、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等情况举证、质证,查明
申请执行人虽然没有法定的举证义务,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案外人与被执行人就执行标的存在串通行为,当然也可以提交用来证明案外人的权利来源不合法,存在主观恶意以支持自己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