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起诉是指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
(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
(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判断基于同一纠纷而提起的两次起诉是否属于重复起诉,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及其依据;
2. 行使处分权的具体情况。
如果两次起诉的当事人不同,具体诉讼请求也不同,相互不能替代或者涵盖,则人民法院不能简单地因为两次起诉基于同一纠纷而认定为重复起诉,并依照“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对后一起诉予以驳回。
如果案件被撤诉,则当事人可以再次起诉。
一事不再理原则源于罗马法的“诉权消耗”理论,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 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重新起诉;
2. 一案在判决生效之后,产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再行起诉。
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如果案件已经经过判决且生效,当事人不能再次起诉,因为诉权已经消耗。
我国劳动仲裁活动中代理人的委托问题。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并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但特殊情况下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需提交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的委托书。
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被驳回后,当事人是否可以再次起诉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如果因证据不足而驳回起诉,但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时,可以向法院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裁定驳回起诉的几种情形。
借款到期日超过三年后是否能提起诉讼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即使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满足起诉条件,法院将予以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间借贷纠纷处理的原则和规定。
刑事判决无罪后检察院抗诉情况下当事人的处理。人民法院判决无罪后应立即释放当事人,即使检察院抗诉也不应影响释放。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条件与第二审程序基本相同,但应从严掌握。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接受抗诉的法院应重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