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民事调解怎么办

时间:2024-01-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199
在处理民事争议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着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但是调解是双方都考虑的对象,一些人并不参与调解,认为调解影响到自己的权益。在争议不能够民事调解的情况下,肯定是要进行处理的。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民事纠纷的定义

民事纠纷是指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可处分性社会纠纷。它涉及处理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来解决的。

民事纠纷的分类

民事纠纷可以分为两大类:财产关系方面的纠纷和人身关系方面的纠纷。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包括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三种方式。

1. 自力救济

自力救济包括自决和和解。自决是指纠纷的一方凭借自身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这两种方式都是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争议,不需要第三方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

2. 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双方进行调停,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劝导,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协议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与调解不同的是,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仲裁和调解都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的,只有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并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开始。

3. 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指的是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通过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 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 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 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 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有以下义务:

(一) 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 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 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第二十五条,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采取预防措施;对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不成功的,应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归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

    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和家庭暴力的成因。受害者可通过调解、行政处罚、离婚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法律支持。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生活压力发泄、社会环境影响、传统男权文化影响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在民事案件中,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进行调解处理。刑事案件的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司法鉴定是服务于司法诉讼活动的技术性活动,对于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司法公正有重要作用。

  • 轻伤调解赔偿金额的解决方式

    轻伤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调解后的赔偿金额解决方式。双方需协商解决赔偿金额,如协商不成,公安机关会进行调解。公安机关等机关在当事人和解时会审查自愿性和合法性,并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等可向司法机关提出从宽处理和从宽处罚的建议。

  • 婚姻关系是否可以司法调解

    婚姻关系是否可以司法调解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范畴,法院在审理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遵循当事人自愿、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原则,并可以由一名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调解协议在达成后,对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并具

  •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 加盟店不退保证金怎么解决
  •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