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侦查人员如何检查物证,侦查人员如何检验尸体

侦查人员如何检查物证,侦查人员如何检验尸体

时间:2024-01-1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595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为了确定死因,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或者开棺检验,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侦查人员怎么检查物证,侦查人员怎么检验尸体。

一、物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物证检验的定义和目的

物证检验是指在侦查活动中对收集到的物品或痕迹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定物证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的侦查活动。其目的在于保证和提高勘验、检查的质量,防止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差错,并作为检察机关依法实施侦查监督的形式。

物证检验的执行人员

物证检验应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和鉴定。对于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和鉴定的物证,应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进行。

物证检验的程序

在进行物证检验时,应制作检验笔录,参加检验的人员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二、尸体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尸体检验的定义和目的

尸体检验是指由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的法医或医师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进行尸表检验或者尸体解剖的侦查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死亡的时间和原因、致死的工具和手段、方法,为查明案情和犯罪人提供根据。

尸体检验的批准和执行人员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部《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或者开棺检验,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尸体检验应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法医或者医师进行。

尸体检验的程序

尸体检验的情况应当详细写成笔录,并由侦查人员和法医或医师签名或者盖章。

三、勘验和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及物证和书证的区别

现场勘验的注意事项

1. 保护好现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2. 侦查人员的资格:侦查人员进行现场勘验时,必须持有公安机关或检察院的证明文件。3. 勘验人员的指派和见证人的邀请: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并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见证人在场。4. 与现场相关人员的调查访问:侦查人员在现场勘验时,应当及时向现场周围的群众、被害人、目击人、报案人等进行调查访问,收集、固定和保全各种证据。5. 现场勘验笔录的制作:现场勘验的情况应制成笔录,侦查人员、参加勘验的其他人员和见证人都应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物证检验的要求

1. 及时、认真、细致地检验物证:物证检验必须及时、认真、细致地对物证进行检验。2. 鉴定人的指派和要求:如果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和鉴定的,应当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3. 物证检验笔录的制作:物证检验应当制作笔录,参加检验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尸体检验的要求

1. 对死因不明的尸体的处理: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或者开棺检验,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2. 尸体检验笔录的制作:尸体检验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法医或医师签名或者盖章。

人身检查的要求

1. 人身检查的执行人员:对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对于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2. 人身检查笔录的制作:人身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和进行检查的法医或医师签名或盖章。

侦查实验的要求

1. 侦查实验的批准和执行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应当由侦查人员进行,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人员参加,也可以要求犯嫌疑人、被害人、证人参加。2. 侦查实验笔录的制作: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侦查实验笔录,由参加侦查实验的人员签名或盖章。

复验、复查的要求

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且可以派检察人员参加。复验、复查应当遵守的法律程序和规则与勘验、检查相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辩护人的回避适用范围及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辩护人的回避适用范围及程序。规定中明确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但不包括辩护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相关人员回避。同时,对于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其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辩护人在诉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申诉人在医疗纠纷中的申诉答辩状。申诉人提出护理问题、输错液及录音证据问题、灌肠、造影和脱水问题,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支持其主张。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了申诉人的诉讼请求,因申诉人未履行举证责任且表现出缠诉倾向。摘要完毕。

  • 尸体登报后几日内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
  •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