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送达 > 什么情况试用公告送达

什么情况试用公告送达

时间:2024-02-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964
文书送达有许多方式,不同的送达方式有不同的送达条件,这样的公告也具有法律条件。那么公告送达条件是什么呢?公告内容的写作又有什么规定呢?关于公告送达的相关问题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告送达的法律条件

一、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告送达需要满足以下两种情形之一:(1)有证据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2)没有证据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至第九十一条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无法将诉讼文书送达受送人。

为了防止公告送达的滥用,立案时应进行严格审查:

1. 当事人在立案时应提供双方当事人当前的详细地址情况和联络方式。

2. 送达时未找到被送达人或者邮寄送达诉讼文书被退回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直接采取公告送达。

3. 被送达人下落不明需要有证据材料证实。被送达人下落不明应该有公安部门或其单位、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证明材料予以证实,必要时要对被送达人的近亲属进行调查询问,不能仅凭起诉人主张被送达人为下落不明而确定被送达人下落不明,然后采取公告送达。总之,应积极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实现,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尽量慎重使用公告送达方法。

二、完善公告内容的写作

公告送达的目的是让受送达人通过公告了解所送达的诉讼文书的主要内容、相应的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公告送达的公告内容应明确说明起诉或上诉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不答辩的法律后果;传票的公告应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判决书、裁定书的公告应说明裁判主要内容,如果是一审案件,还应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为了避免因同名而引起误会,公告内容应尽量加注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有利于受送达人获取信息,增强公告的社会效果,同时避免给同名同姓的案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规范案卷内关于公告送达的记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公告送达应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记明适用公告送达的原因是为了审查适用公告送达理由的合法性;记明公告送达的经过是为了审查公告送达过程的合法性。在案卷中应有送达过程的记载,例如在受送达人可能的住所地、工作地、亲戚朋友聚居地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送达,除公告底稿及正本外,案卷中必须附有将公告张贴于上述地点的回执证明;对于登报公告的,应将该公告所在的报纸版面复印装卷。

四、灵活选择公告送达的方式

公告送达与其他送达方式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受送达人获悉法院送达的公告内容。根据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一般做法是:

1. 对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如果知道受送达人活动在特定的区域,可以在该区域的主要公共场所张贴公告;如果无法知道受送达人活动区域,可以通过省级以上的报纸公告。

2. 对于没有证据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可能的住所地、工作地、亲戚朋友聚居地张贴公告,或者采取报纸公告。

3. 对于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总之,选择最适合的公告送达方式,最大限度地将诉讼文书传送给被送达人,才能实现公告送达的目的。

五、注意可公告送达的诉讼文书范畴

并非所有的诉讼文书都可以采用公告送达,适用公告送达时必须审查所送达的诉讼文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范畴。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可公告送达的诉讼文书包括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判决书、裁定书及传票等法律规定的其他可送达的诉讼文书;不可适用公告送达的包括调解书、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履行通知书及支付令等法律规定的其他不可公告送达的诉讼文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诉讼文书时必须附带送达回证并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当受送达人无法直接接收时,可以交给同住成年家属、法人负责人等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拒收,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等方式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传真

  • 如何查询法院传票

    法院传票的查询方式以及送达方式的相关内容。法院传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可以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传票应载明受传唤人的基本信息及传唤的事由等,受传唤人须依法签收。如有拒收情况,送

  •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合议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中宣判的时间规定。合议庭审理案件一般期限为六个月,可因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宣判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期限及法院。对于离婚判决,需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是多久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因紧急情况可在诉前申请保全措施,法院需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执行。若当事人对保全裁定不服,可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法院将在十日内审查并处理。若裁定正确则驳回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 财产保全程序及要点
  • 诉讼保全的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