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两审终审制 > 申请再审是否破坏了两审终审

申请再审是否破坏了两审终审

时间:2024-05-13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8162
很多人都听说过我国的两审终审制是法律的规定,很多人就不明白了既然是两审那申请再审不就是破坏了这个规定吗,前后自相矛盾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意思,那么,申请再审是否破坏了两审终审?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两审终审制与审判监督程序

两审终审制的概念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在两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直到最终审判结束的制度。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并不立即产生法律效力,被允许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经过二审法院的审理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立即产生法律效力。

两审终审制的适用范围

我国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民事诉讼都实行两审终审制。然而,为了确保法院裁判的公正性,纠正已经生效但存在错误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我国在两审终审制之外设立了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并非每个案件都必须经历的程序,而是一种具有补救性质的纠错程序,与一审和二审程序有所不同。

审判监督程序的作用

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并不违背两审终审制的原则。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不断完善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反向促进一审和二审程序的公正性提升。通过强化审判监督程序的功能,最终目标是消除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范围

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包括基于审判监督权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以及基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后,经法院审查启动的再审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重要途径,但并非当事人的权利)。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维护权益的最后一道司法防线,是一种特殊的事后纠错和救济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限制

由于审判监督程序是否定已经生效的裁判,这意味着原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将会受到牺牲,同时也会影响争议解决的效率。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法律对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严格限制,特别是对启动主体和事由的限制。

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当事人民事再审申请有时间上的限制,但法律并未规定法院和检察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时间。因此,当事人在再审和申诉期满后仍然可以尽力促使法院或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再审或抗诉,导致生效裁判处于一种相对长期不确定的状态。在实践中,反复再审和终审不终的现象非常严重,生效判决的权威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司法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审判监督程序在自身制度设计上确实存在缺陷。目前,一些人建议我国应该实行三审终审制等改革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诉讼中止裁定书范本

    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遇到中止诉讼的法定情形时,如何裁定中止诉讼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中止诉讼的情形,包括一方当事人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法人终止等。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裁定中止诉讼,并说明理由。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

  • 两审终审制度的适用范围

    两审终审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针对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诉讼案件。对于非诉讼民事案件,适用一审终审制度。同时,介绍了该制度的四种例外情况,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判处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刑罚在法定刑以下的案件的核准程序以及小额诉讼程序。

  • 二审并非终审,如何纠正错误判决

    我国二审终审制下如何纠正错误判决的问题。当事人如认为一、二审判决存在重大误判,可申请再审或向检察院提起抗诉。已生效的判决如存在错误,可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要求再审、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权或当事人申诉来纠正。这些途径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当事人的

  • 诉讼费退费的法律规定

    关于诉讼费的退费规定。在人民法院审理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过程中,若移送处理则涉及退费情况;中止诉讼和中止执行的案件不予退费,但恢复时不再交纳费用;第二审决定发回重审的案件,会退还二审案件受理费;对于第一审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案件,应当根据情况退还已交纳

  • 一审终审后法院还会调解吗
  • 劳动一审终审可以去高院申请再审吗
  • 中院维持原判怎么申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