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属于司法局的管辖范围,由司法鉴定部门进行实施。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换言之,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作为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在维护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纷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司法公正来保障。司法鉴定作为服务于司法诉讼活动的技术性活动,其功能是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司法机关确认证据,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高度统一的特点。其内在属性和基本准则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在司法鉴定活动中保持中立地位和独立身份,提供客观科学真实的鉴定意见,以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是建立起分工合理、配套齐全的纠纷解决机制。一个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正确认定事实、完善的规则体系和中立的第三者。司法鉴定作为一种科学的证明方法,运用科学技术查明纠纷和案件的事实,在解决纠纷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法定的证据之一,不仅具有证据功能,还具有印证和判定其他证据的独特功能,对于正确适用法律、提高司法效率、顺利解决社会纷争具有特殊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司法鉴定必须由法院指派或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或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
2. 司法鉴定可以由医学会鉴定,也可以由其他鉴定机构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能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3. 非医学会组织的司法鉴定结论主要是过错鉴定,不涉及医疗事故的问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定涉及是否医疗事故的问题。
司法鉴定申请的费用问题。申请费用由申请人承担,根据标的额大小按照一定标准收取。翻译费用在特定情况下可免除。费用标准具体根据标的额的不同范围而定,对于大额标的案件,省级部门会制定收费上限。
重新申请司法鉴定的条件。依据相关规定,重新鉴定可在特定情形下提出,包括原鉴定人资格问题、超出业务范围、未能回避等情况以及委托人或其他诉讼当事人的异议。重新鉴定应委托更高资质的机构进行,若涉及重大或复杂案件,可组织多个机构鉴定。鉴定过程中,可向专家咨询
司法鉴定程序的相关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以及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等流程。对于不同阶段的鉴定,文章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以确保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司法鉴定人准入条件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具有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相关的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等法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