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规定,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农村承包经营户,而非家庭成员个人。因此,在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并没有取得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能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通过承包合同取得的,承包方是农户而不是个人。因此,强行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违背了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其本质特征是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家庭为单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家庭,而不属于某一个家庭成员。”因此,个人并未与发包方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自然不能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承包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是发包方和承包方。如果对原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应由合同的主体即发包方和承包方重新签订合同。法院强行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是在没有发包方介入的情况下,擅自解除承包合同,代发包方重新订立两份合同,重新确定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行为违背了合同法的自愿原则,是现代法治理念所摒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因此,法院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司法权替代行政权的嫌疑。
在原发包过程中,为了公平起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情况,如地块的肥沃与贫瘠、距离村庄的远近等。发包方按照每一户的人数而不是按照每一个成员对应每块田地去分配土地。因此,当事人无法证明其主张权利的土地四至具体范围。这使得法官在作出正确裁判方面面临困难,也难以让当事人信服。因此,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实现定分止争的良好法律和社会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法理、情理还是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都不宜由法院直接处理。相反,应依法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依法审查后通知发包方及时与原农户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结合原承包合同订立时该户的人数,合理分割,并在分割后及时订立新的土地承包合同,真正达到保护妇女权益不受侵害的目的。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强调严格保护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家庭成员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分割时需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为原则,同时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时需确保数据编号与土地登记表一致,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包括土地使用者名称、用途等详细内容。办理需提供房改房、商品房等相关资料。国有土地使用证对房地产物权完整性、转让中的法律效力和房地产价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遵循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不予受理;在纠纷解决前,土地要保持现状;重视双方协议,但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考虑双方意见协调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的情况;土地纠纷处理需秉持法律为基础、兼顾各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包括在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设立的情况。国家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土地出让、划拨、征收和承包等方式取得,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通过村民委员会批准、村民大会决议和村民个人自愿等方式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