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规定,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农村承包经营户,而非家庭成员个人。因此,在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并没有取得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能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通过承包合同取得的,承包方是农户而不是个人。因此,强行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违背了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其本质特征是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家庭为单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家庭,而不属于某一个家庭成员。”因此,个人并未与发包方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自然不能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承包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是发包方和承包方。如果对原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应由合同的主体即发包方和承包方重新签订合同。法院强行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是在没有发包方介入的情况下,擅自解除承包合同,代发包方重新订立两份合同,重新确定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行为违背了合同法的自愿原则,是现代法治理念所摒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因此,法院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司法权替代行政权的嫌疑。
在原发包过程中,为了公平起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情况,如地块的肥沃与贫瘠、距离村庄的远近等。发包方按照每一户的人数而不是按照每一个成员对应每块田地去分配土地。因此,当事人无法证明其主张权利的土地四至具体范围。这使得法官在作出正确裁判方面面临困难,也难以让当事人信服。因此,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实现定分止争的良好法律和社会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法理、情理还是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都不宜由法院直接处理。相反,应依法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依法审查后通知发包方及时与原农户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结合原承包合同订立时该户的人数,合理分割,并在分割后及时订立新的土地承包合同,真正达到保护妇女权益不受侵害的目的。
中国租赁土地到期后地面建筑归属问题的法律规定。根据合同约定处理,若合同未明确,则双方可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包括双方信息、土地详细信息、流转期限、用途、双方权利和义务等。解决争议可先协商,如不成可请求调解或仲裁、诉讼。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中的“地补”归属问题。包括纠纷的类型、分类以及其与政府部门争议的区别和纠纷立案审理标准。纠纷主要涉及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应归发包人还是承包人所有。纠纷分类包括有合同约定的和无合同约定的两种类型。此类纠纷应作为民事案件审理,
海南农用承包地存在的问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违法收回或调整承包地以及强行流转承包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督领导、加强法律政策宣传以及利用司法化解矛盾等建议。解决农村承包土地问题对农民利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