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 > 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几点异同

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几点异同

时间:2024-04-1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582
相信有很多的人会把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靠混淆,在他们看来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差别是不大的,那么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几点异同?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几点异同

一、启动条件

仲裁程序的启动条件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即在合同中订立了仲裁条款或者在争议发生后经双方协商同意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

二、机构

仲裁机构由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法制局)和商会统一组建,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仲裁员大多是律师和政府机构人员兼职从事。而法院是国家法律的审判机构。

三、当事人权利

仲裁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

四、程序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而民事诉讼可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此外,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这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而民事诉讼无特殊情况必须公开审理。

总之,仲裁与民事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两种方法,但在启动条件、机构、当事人权利和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利益的解决纠纷方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会法》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 劳动仲裁案件被告上诉法院,申请人起诉状的撰写要点

    xx市XX有限公司与XX之间的劳动仲裁案件被告上诉法院的情况。原告公司认为仲裁委员会关于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裁决错误,被告的工作年限不满半年,申诉部分已丧失请求权,并且被告放弃了领取工资的权利。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 一、不予受理裁定书适用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不予受理裁定书的适用情形和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形下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如案件属于行政诉讼范围、有书面仲裁协议、应由其他机关处理、不属于本院管辖、对已生效判决等起诉等。同时,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不符合

  • 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原则

    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原则及仲裁机构的分类。在解决体育争议时,国际体育仲裁院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选择适用的规范和法规;若未选择,则适用瑞士法或公平及善良原则,并适用有关体育组织所在地的国内法。同时,介绍了临时仲裁庭和常设仲裁机构的特点和区

  • 有关诉讼仲裁的基本法律知识(二)
  • 物业纠纷的维权方法
  • 专属管辖异议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