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怎么分割
时间:2024-05-30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夫妻离婚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方式
1、分割经营法
根据《婚姻法》修正后的规定,如果离婚后的男女双方仍属于同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且双方都有承包经营土地的能力,且都希望继续承包经营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那么在不影响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按份划分,由双方各自经营。
2、代耕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代耕是指在亲戚、朋友、邻居等相互信任的关系基础上,承包方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短期代为耕种的行为,无需签订书面合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由于生存需要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又无法自行耕种承包土地,可以考虑由另一方代为耕种。代耕方需要在扣除应交纳的承包税金、劳动投入等费用后,按照当地当年(或季节)土地平均产量付给对方应得的土地收益。
3、折价补偿法
如果一方无能力或不愿继续承包经营土地,根据有利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原则,可以将承包经营权转给有能力经营和管理的另一方,并判决继续经营方给予放弃承包方相应价值的经济补偿。在确定经济补偿数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双方的现实经济状况,可以考虑一次性给付或分期给付。
4、轮耕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承包土地不便于分割,可以采取夫妻共同享有的承包土地轮流耕种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离婚时家庭人口数量和承包土地总量,计算出离婚一方的占有份额,并规定每隔一定时间让已离婚的一方轮流耕种一年。为确保判决或调解的顺利执行,需要明确双方都不得进行掠夺性生产。
5、经济利益分割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农民享有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由。在夫妻存续期间,如果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未自己使用经营,而是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或其他方式流转产生经济收益,应根据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进行分割。对于转包、出租的情况,可以确定在转包、出租期间,对流转的收益按时按份分割享受。如果是以入股形式进行的,也可以考虑分割股份。此外,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时,承包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承包人所有,安置补助费根据情况而定,多数地方将其直接发放给需要安置的农户。在婚姻存续期间,如果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被征用,安置补助费和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助费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应由夫妻共同分配。对于非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被征用的情况,安置补助费具有明显的人身附属性,属于承包方所有,但对于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助费,虽然承包方单独承包,但应考虑夫妻共同生活期间对承包土地的共同投入,需要酌情给予另一方补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农村互换土地口头协议的效力问题
农村互换土地口头协议的效力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实际上多采用口头协议。在处理口头协议的效力时,应尊重历史和面对现实,确认其效力以维持农村良好秩序。同时介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定义,即承包方之间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流转方式。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法律要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法律要求和工作流程。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旨在保护农民权益、推动土地流转和发展现代农业。工作流程包括前期资料准备、入户权属调查、测量地块成图、公示审核、建立登记簿、完善
-
土地承包经营权适用的法律
土地承包经营权适用的法律及相关确权流程。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旨在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
公务员是否享受农村征地补贴
-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期满后,土地承包经营权归谁所有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延长30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