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法律法规 > 什么情况下可以劳动仲裁

什么情况下可以劳动仲裁

时间:2024-02-1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960
大家都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是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但是我国对于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是有一定的规定的。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劳动仲裁呢?为了给大家答疑解惑,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关于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的相关知识,整理如下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进行劳动仲裁。这些情况包括在国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以下劳动争议:

一、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

1.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方面的争议。

2.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争议,主要涉及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方面。

二、公务员与机关之间的争议

1. 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的争议,主要涉及履行聘任合同的问题。

2.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的争议,主要涉及履行聘任合同的问题。

三、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争议

1.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争议

1. 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与聘用单位之间的争议

军队文职人员与聘用单位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也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六、其他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争议

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其他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争议也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发生的争议属于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此不在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内。然而,如果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争议符合上述情况,那么这些争议仍然属于劳动争议。同样,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争议,如果符合上述情况,也属于劳动争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证据的证据效力没有作出规定

    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证据的证据效力规定的不明确性,并分析了仲裁制度对证据的特殊性要求。仲裁程序试图摆脱证据规则的束缚,但又受到自然公正原则的影响。自然公正原则要求仲裁员独立行使权力,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成为仲裁程序中的公认基本原则,证据规则也因此

  • 当事人申请仲裁须缴纳仲裁案件受理费和仲裁案件处理费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的费用缴纳问题。当事人需缴纳仲裁案件受理费和仲裁案件处理费,可选择现金、银行卡或银行划账方式付费。费用标准依据争议金额而定,具体收费标准按照上海仲裁委员会的规定执行,当事人需妥善保管缴费凭证。

  • 如何证明私自修改合同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 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仲裁申请及赔偿要求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 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 一、口头解雇的法律维权途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