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
时间:2023-10-0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
一、诉讼代理人的范围限制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限定在以下人员:(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二、对诉讼代理人范围的修改原因
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本次修改删除了原规定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限定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这一修改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律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设定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的特殊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律师数量的增加,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近些年的司法实践来看,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代理案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未经法律培训、未通过司法考试的公民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诉讼代理活动,甚至假冒律师违法代理,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二是较多的公民代理人缺乏法律专业知识,代理经验和技能不足,调查和收集证据能力有限,难以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一些法院退休但没有律师资格的法官的亲朋好友从事公民代理活动,利用关系影响和干扰案件的依法办理,影响司法公正。尤其是一些公民个人长期以诉讼代理人的名义包揽诉讼,甚至滥用诉讼的情况最为普遍。
四、规范诉讼代理活动的目的
为了满足诉讼代理需求,规范诉讼代理活动,本次修改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和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的诉讼代理人地位,允许他们向当事人提供民事诉讼代理服务。这一修改旨在规范诉讼代理活动,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刑法中的伪证罪
我国刑法中的伪证罪,详细阐述了证人、鉴定人等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也介绍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相关罪行,强调只有在故意伪造证据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意失实不属于伪造证据的范畴。
-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和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的数量限制。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辩护人,而执行刑罚或被限制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负责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诉讼代理人
-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公开吗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是否公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的过程必须公开进行,不论当庭还是定期宣告,判决书均需送达相关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其宣判仍然需要公开。
-
律师为委托人辩护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