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企业法人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企业法人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时间:2024-04-0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058
企业法人是公司的代表人,所以企业法人是有很大的责任和义务的,尤其是在企业经营方面更是要承担责任,企业法人应该合理的经营自己的企业业务,不能做出一些违反经营的事情来。那么企业法人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企业法人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超出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

如果企业法人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活动,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和罚款的处罚。如果这种行为构成犯罪,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如果企业法人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也会受到行政处分和罚款的处罚。如果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同样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

如果企业法人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和罚款的处罚。如果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同样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

如果企业法人在解散、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和罚款的处罚。如果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同样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

如果企业法人在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导致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和罚款的处罚。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如果企业法人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和罚款的处罚。如果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同样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物品

在中国,为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对一些与国计民生、人们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相关的物品实行限制经营买卖。只有经过批准,获得经营许可证后才能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如果未经批准擅自经营这些物品,就属于非法经营行为。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批准证件

经营许可证或相关批准文件是进行相应经济活动合法性的有效凭证。如果没有这些证件,就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一些不法分子为逃避检查和制裁,可能会购买或伪造这些许可证件。

3、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包括非法传销活动、非法彩票交易、倒卖禁止或限制进口的废弃物、垄断货源、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倒卖外汇、执照以及有伤风化的物品等。

企业经营违法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于非法经营案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

一、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涉港澳台电信业务

如果违反国家规定,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并涉嫌经营金额较大或造成电信资费损失较大,或者经过多次行政处罚后仍继续非法经营活动,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二、非法经营外汇

如果非法经营外汇,涉嫌买卖外汇金额较大或违法所得较多,或者以非法手段为他人骗购外汇金额较大,或者居间介绍骗购外汇金额较大,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三、非法出版物

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并涉嫌非法经营金额较大,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四、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保险业务

如果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保险业务,并涉嫌非法经营金额较大或违法所得较多,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五、其他非法经营活动

如果个人或单位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并涉嫌非法经营金额较大或违法所得较多,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行政违法行为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问题。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校园欺凌是一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若调解无效,将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处罚。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骂人行为是否会导致拘留?
  • 打架斗殴的法律定性及赔偿问题
  • 传唤要带手铐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