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在重整、和解程序中的地位是独立的,并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在债权的申报和审查过程中,管理人负责编制债权表并记录债权,而不是债务人自身。由于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独立于债务人,不完全代表债务人,因此债务人有权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中记载的债权提出异议,并向法院提起债权确认诉讼。
当债务人对债权表中记载的债权有异议并提起诉讼时,债务人作为债权确认诉讼的原告,应将受到异议的债权人列为被告。如果除了债务人外,还有其他异议人存在,债务人可以吸收其他异议人作为共同原告。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5条第7项的规定,管理人的职权之一是代表债务人进行诉讼、仲裁或其他法律程序。然而,当债务人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中记载的债权有异议时,是否由管理人代表债务人进行债权确认诉讼将使管理人陷入自我否认的矛盾境地,其角色地位相当尴尬。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学者认为,在债务人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中记载的债权有异议时,债务人应该有权提起诉讼,并由债务人的权力机构决定代表进行诉讼。
债权人对债权表中记载的与自己有关的债权有异议时,由于涉及到其切身利益,当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债权确认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作为债权确认诉讼的原告,应将债务人列为被告。如果还有其他异议人否认其债权,债权人可以将其他异议人作为共同被告。
当债权人对债权表中记载的与他方债权有异议时,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债权确认诉讼。异议债权人之所以有权提起确认诉讼的法理基础在于,债权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或管理人行使抗辩权利。由于债权人使破产财产分配额增加的行为相当于保全债权的行为,因此可以依照我国《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异议债权人的代位权不仅在民法上有规定,而且在破产法上是一种特有的权利,其基础是债权人的异议权。
当债权人对债权表中记载的与他方债权有异议时,异议债权人作为债权确认诉讼的原告,应将债务人和受到异议债权的债权人列为共同被告。如果存在多个异议人,他们可以作为共同原告一起提起诉讼。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企业破产后的债务处理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织来清理债权债务,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文中还提到了未成立清算组织的后果及变更清算组织为新的诉讼主体的实践情况。整个程序旨在平衡企业、股东、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