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受害人能否要求因人民法院的违法行为造成损害而赔偿

受害人能否要求因人民法院的违法行为造成损害而赔偿

时间:2023-09-20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365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可追溯到1914年3月3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平政院编制令》和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诉讼录例》。这些法令规定采取平行于普通法院的行政法院制。

法律咨询:受害人是否可以要求因人民法院的违法行为造成损害而赔偿

律师回答:赔偿请求人可以要求赔偿,其程序适用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书执行错误,导致受害人遭受损害,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十八条: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

对于不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

对于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

如果一个案件涉及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情况,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将拥有管辖权。

第二十一条:案件不属于受理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如果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再次移送。

第二十二条:管辖权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行使

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那么上级人民法院将指定其他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

如果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应该向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报告,并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 深圳宝安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法院将在十日内审查。裁定正确的会驳回申请,不当的则会变更或撤销。利害关系人的复议申请也将依照民事诉讼法相应规定处理。

  • 过错责任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该原则要求行为人基于自身过错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文章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这些要件根据法律规定,确保了侵权

  • 小区高空扔垃圾犯法吗
  • 小区能在阳台面装监控监视高空抛物吗
  • 公司签双合同算是违法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