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相关问题

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相关问题

时间:2024-11-0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410
在有纠纷时,很多民众对法律上的民事和刑事不能清楚的划分和了解,可以阅读下面文章,手心律师小编就特别在遇到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析,欢迎您的阅读!

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相关问题

一、对民事犯罪的正确理解

实际上,“民事犯罪”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民事违法和民事纠纷。

(一) 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条件主要有两条:

1. 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2. 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

(二) 民事违法行为分为:

1. 违反合同行为: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 侵权行为: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三) 民事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

1. 作为: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 不作为: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

(四) 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

1. 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法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行为;

2. 某些民事违法行为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同样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违法行为,本人虽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要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 某些情况下,违反国家民事政策和社会共公利益的行为也可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二、刑事犯罪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三、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的界限

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的界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触犯了刑法的行为被视为犯罪,未触犯刑法的行为一般属于民事法律管辖。例如,打架可能属于民事或刑事,也可能属于行政管辖;打伤他人可能属于民事或刑事,也可能属于行政管辖;打死他人可能属于民事或刑事,也可能属于行政管辖。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再审没有新证据会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包括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以及法律在科技规制方面的作用。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配合,以及法与道德的关系。文章指出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人兽混合胚胎研究方面尚未有具体规

  •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商鞅的法律改革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汉文帝废除肉刑为封建刑罚制度奠定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伦理规范更广泛融入法律规范。清末变法修律受外国法律形式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不断演变,平民争取法律权利斗争加速了罗马法律的形成。美国宪法关于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 婚姻诈骗有精神赔偿吗
  • 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相关问题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