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

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

时间:2024-03-2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42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侵权案件日益增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对网络侵权的相关法律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的适用条件

根据《规定》第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侵权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对侵权网络信息的处理方式

首先,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以人工或自动方式对侵权网络信息进行推荐、排名、选择、编辑、整理、修改等处理。

二、管理信息的能力和服务性质

其次,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备管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以及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

三、侵权行为对人身权益的影响

第三,需要考虑侵权行为对人身权益的类型和明显程度。

四、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和浏览量

第四,需要考虑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或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

五、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和采取情况

第五,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以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六、针对重复侵权行为的处理

第六,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同一侵权信息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七、其他相关因素

最后,需要考虑本案相关的其他因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再审没有新证据会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问题,包括实际销售者、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搜索引擎提供者的责任认定,以及网络商标侵权的管辖问题。对于销售者和信息发布者的身份确定,北京市工商局采取登记措施。同时,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搜索引擎提供者虽不直接参与制假售假,但

  •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 最新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解释何时施行

    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了惩治相关犯罪,维护网络秩序,解释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认定、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的相关内容。该解释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摘要完毕。

  •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
  •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