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2013年1月1日之前尚未结案的案件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除非本规定另有规定。
对于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已经按照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对于2013年1月1日之前已受理且符合修改前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管辖规定的案件,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该案件。
对于2013年1月1日之前已经按照修改前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完成的送达,仍然有效。
对于2013年1月1日之前发生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尚未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将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但以下情形应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
(一) 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二) 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在2013年1月1日之后仍在进行中。
对于2013年1月1日之前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措施的案件,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但对于人民法院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尚未作出保全裁定的案件,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确定解除保全措施的期限。
对于当事人对2013年1月1日之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审查确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但对于该期限在2013年6月30日之前尚未届满的案件,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30日。
对于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以下情形的,仍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
(一) 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二)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三) 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对于2013年1月1日之前已受理但在2013年1月1日之后尚未审查完毕的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
本规定所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是指根据《决定》作相应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本规定所称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决定》施行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关于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当当事人接到法院传票后选择不出庭参加案件审理,法院可采取缺席判决或撤诉措施,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后果。具体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四十三条、一百四十四条和一百四十五条规定。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离婚冷静期的法律规定。首先介绍了离婚冷静期的时长为30天,并说明了法律文件的更新情况。接着阐述了在冷静期内任何一方都可以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强调了双方需要在冷静期后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此外,还概述了《民事诉讼法》中不予受理起诉的情形以及
一审法官不送上诉材料如何处理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原审法院应在五日内将上诉材料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如未报送,当事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诉。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包括立案、开庭等步骤,如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当事人谈话。一审法院未按时报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