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权是持票人向背书人、出票人以及票据的其他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法》第七十条第一款所列金额和费用的权利。本文主要针对实务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分析。
一、行使追索权利应符合以下条件:
1、一般情况下持票人已经行使了付款请求权,被拒绝付款时才能行使追索权。
2、如果是以下情形,则持票人不需先行使票据付款请求权,而可以直接行使追索权。(1)汇票被拒绝承兑,(2)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3)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3、必须存在票据到期后被拒绝付款、或者不能按票据金额足额付款的情形。
4、汇票在到期日前被人民法院裁定冻结的。此种情况在票据实务中经常会遇到,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遇到所持有的票据被冻结的情况,一般应提起票据追索权诉讼,而不应参与到其它的票据当事人的其它诉讼中,因为此时的票据是有效票据,行使追索权胜诉的概率特别大,如果参与到其它诉讼中,比例有人失票提起确认票据权利之诉,如果法院一旦将票据权利确认给失票人,则持票人就会拿不到票款。如果再另行提起追索权诉讼,则有可能需要承担过失责任。所以遇到此种情况一定要谨慎选择,做全面的评估后选择诉讼方式。
二、追索权的行使对象
即票据持票人能够向哪些人行使追索权,也就是说票据追索权的行使对象有哪些?
1、背书人。2、出票人。3、其他票据债务人。在以上三类人中第1、2类很容易理解,在此不再多说。因为我国《票据法》未明确规定其他票据债务人的范围,所以下面咱们主要看第三类即其他票据债务人主要包括哪些?因为我国《票据法》承认票据行为包括出票、承兑、背书和保证。同时我国《票据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再结合我国票据实务,可知其他票据债务人主要票据的承竞人、保证人等。
三、追索金额。即权利人主张权利的范围。
《票据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一)被拒绝付款的
汇票金额;(二)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三)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由此可知,虽然追索权是从付款请求权转化来的二次性权利,但其请求的金额比付款请求权的标的要大,不仅包括票据的票面金额及当事人约定的利息,同时也包括一定日期的法定利息和一些合理的费用。该合理费用一般包括做成拒绝证书的费用、通知的费用、计算书做成费用、调查被追索人地址的费用、邮政费用等等。但提醒的是不包括诉讼费和律师费。
票据的追索权行使及通知义务。持票人在票据被拒绝承兑或付款后,需及时向被追索人发出通知,否则需承担前手因此产生的额外费用赔偿责任。通知可采用书面邮件、电传、传真等多种形式,按前手法定地址发出即视为履行通知义务。此规定旨在平衡持票人与前手间的利益关系,确
保兑行作为保证人在票据法中的追索权。在履行付款责任后,保兑行对票据债务人享有追索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了汇票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并列举了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的情形。此外,票据具有汇兑、支付、信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
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及其相关规定。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消灭时效根据不同票据类型有不同的规定,如远期汇票、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和支票等。同时,票据追索权的消灭时效也作出了相应规定,持票人应注意行使权利的期间,避免合法权利的丧失。此外,汇票追索权的行使必须具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