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记载事项是指出票人在出票时必须在支票上记载的事项。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必要记载事项可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和相对必要记载事项。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包括:
如果支票上未记载上述任何一项,该支票将被视为无效。支票上的金额可以在出票时确定并记载,也可以在出票后确定并补记。出票人可以授权他人在支票上补记金额,但在补记前不能使用该支票。
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主要包括支票的付款地和出票地。支票的付款地是指支票上付款人的债务履行地,而出票地是指支票上付款人以外的人的债务履行地。在实际票据业务中,票载的出票地可以不是实际的出票地,而确定的出票地可以决定适用的法律。如果支票上未记载付款地,则付款人的营业场所将被视为付款地;如果支票上未记载出票地,则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将被视为出票地。因此,如果出票人未记载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支票并不因此无效,法律将根据规定进行推定。
有益记载事项是指支票上有利于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记载事项。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支票只直接规定了支票收款人的记载事项,即支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除此之外,对于支票上的其他有益记载事项并没有直接规定。根据票据法的立法精神以及票据记载的适用通则,可以推定支票上的其他有益记载事项。
例如,担当付款人事项也属于有益记载事项,在我国票据法中称为“代理付款人”事项。又如,支票出票人可以在支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以限制支票的流通,也属于有益记载事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记载事项都属于绝对有益记载事项,只要记载即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至于支票上的相对有益记载事项,可以准用汇票的相对有益记载规则,即支票上可以记载法定事项以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该记载事项不具备支票上的效力。
无益记载事项是指对支票没有实际意义或不会改变支票权利义务关系的记载事项。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支票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如果支票上另行记载付款日期,该记载将被视为无效。相对于绝对无益记载事项,我国《票据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任何对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限制都违反了我国票据法严格的记载事项规则和格式规则,违背了支票的本质,因此将导致支票无效。
签发现金支票的法律要求。在查验银行存款余额后签发现金支票时,需确保金额在账户余额范围内,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对于空头支票或印章不符的支票,银行会罚款并可能警告、批评或停止签发。现金支票金额需达到起点,有效期为5天,必须在出票日起10天内提示付款。填写现
《票据法》中的九项重要规定和注意事项,为确保支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从签发支票的具体规定到确保支票要素齐全的要求,以及签发支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文章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为了保障支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还需要建立明确的专人管理制
支票结算方式的法律规定。支票是同城结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和划线支票等种类。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支票可以转让和背书,并且存款人在领购和注销支票时需遵守相关规定。小企业财会部门在签发支票时,需遵
缺少出票年月日的支票是无效支票,出票人不必负任何的票据责任。如果出票人授权收票人代填日期,收票人在收受支票时,应要求出票人出具“授权书”作为证明,否则有可能吃伪造有价证证券的官司。如不盖章,这种支票会被银行退票。金额是支票必须记载的事项之一,也是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