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背书记载“委托收款”字样的汇票,被背书人具有代理权,可以代表背书人行使被委托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然而,被背书人不得再以背书转让汇票权利。
被背书人因委托收款背书而获得的代理权,使其有权代为行使背书人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在行使这些权利的过程中,被背书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然而,被背书人不能行使转让票据等处分权利。如果被背书人超出代理权范围行使转让票据等处分权利,原背书人将不承担对后手的被背书人的票据责任。
尽管委托收款背书赋予被背书人代理权,但这并不影响出票人、承兑人以及原背书人对先手的票据责任。即使被背书人通过委托收款背书取得代理权,先手仍然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票据责任。
委托收款背书与其他背书一样,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记载事项并交付才能生效。根据《票据法》的规定,背书人可以在背书中记载“委托收款”字样。此外,如果背书中记载了“因收款”、“托收”、“代理”等字样,也应该被认为是有效的。
票据法在适用上的特点,即在解决票据法律冲突时,不适用当事人意识自治原则,而是采用“票据行为适用行为地法”的原则。英国18票据法在解决冲突问题时采用票据契约订立地法支配的原则。同时,由于票据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采用分割制来确定不同票据关系的适用法律,成为
票据质押的法律要素,包括要式性、无因性、独立性、文义性和连带性。票据质押必须符合法定的严格形式要件,且不受原因及牵连影响;具有独立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表述,仅从票据本身即可实现担保目的。
委托收款的票据,被背书人有权代背书人行使被委托的汇票权利,但已经委托收款的票据是不能再背书转让。票据责任的担保效力是指背书人对于被背书人及其全体后手负有担保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因为票据具有流通性,为了提高票据的兑付率,票据法特别规定背书人以背书转让票据
我国票据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在立法体例上,属反面解释的立法例。而我国有关物的善意取得的规定则不是如此。此外,期后背书和委托收款背书只具有债权转让效力,也不可能发生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