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破产程序终结的裁定,管理人应在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向债务人企业的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在管理人办理完注销登记之后,破产企业的法人主体资格将被消灭。
管理人于办理注销登记完毕的次日起终止执行职务。但如果还存在未完结的诉讼或仲裁事项,管理人仍需要处理遗留事务,并不能在此时终止执行职务。
对于未得到清偿或未完全得到清偿的破产债权人,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后,无权向破产企业的出资人或股东提出偿债请求。
破产人的保证人或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后,对债权人未依破产清算程序获得清偿的债权,应继续承担清偿责任。
如果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发现新增的破产财产,应按照程序在债权人之间按比例分配。在某些国家,这被称为“债权的追加分配”。
如果在破产清算案件审理中发现了漏洞或破产欺诈等行为,法院仍可受理,并采取适当措施对受损利益的人予以救济。
破产清算案件终结后,有关破产案件账册和卷宗材料的保管是必要的。在某些国家,法院租用仓库来存放这些资料,有的是永久保管,有的是一定期限的保管。由于破产案件涉及公共利益事宜,纳税人出资来保存对市场交易信用链条极为重要的破产账册和卷宗材料。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后,由管理人执行。如果管理人实施多次分配,应当公告本次分配的财产额和债权额。最后分配时,应在公告中指明并载明相关事项。
对于附生效条件或解除条件的债权,管理人应当将其分配额提存。如果生效条件未成就或解除条件成就,分配额应当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如果生效条件成就或解除条件未成就,分配额应当交付给债权人。
债权人未受领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管理人应当提存。如果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起满两个月仍不领取,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管理人或人民法院应当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在破产财产分配时,对于诉讼或仲裁未决的债权,管理人应当将其分配额提存。如果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满两年仍不能受领分配,人民法院应当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企业破产清算中资不抵债的处理方式。当企业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清算组需按法定顺序进行清偿,若资不抵债则应立即申请破产并由法院指定新的清算组处理。同时,清算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登记情况、清算组情况、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等内容。
破产清算评估办法,包括审查企业提供的破产基准日资产负债表及相关会计资料、无效行为审查、资产清查和评估范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清算组织的组成和职责,包括接管维护、资产清理计算和分配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破产清算评估办法的详细内容和清算
个人债务化解和企业债务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个人债务可以通过分期偿还、抵押物偿还或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等方式解决。企业方面,当全部资产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可通过破产清算程序解决债务纠纷。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债务纠纷解决中债权人扣押财产的情况,包括合同约定和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与联系。两者都是为了结束公司的债权、债务和法律关系,但清算性质、法律地位和处理利益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在解散清算过程中,如公司无法清偿债务,债权人可申请破产清算。文章还介绍了公司解散的条件和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